锦州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始建于1922年8月,是我国东北地区建院较早的医院之一,是辽西地区首家“互联网医院”。负责临床医学、康复治疗学2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承担本科生、研究生层次的教学任务,有10余个临床硕士学位授权点。历经一个世纪的不断发展与壮大,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急救、预防、保健、康复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省直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国家卫生部认定的“爱婴医院”。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医疗质量,先后被评为国家健康促进与教育优秀实践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辽宁省卫生系统先进单位、辽宁省文明医院、辽宁省卫生计生委诚信服务杯竞赛活动先进单位、辽宁省健康教育示范基地。
医院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设置床位1350张。科室设置齐全,实力雄厚,设有临床及医技科室63个。妇科、康复科、眼科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血液科为省级重点建设专科;心血管内科、骨科、内分泌与代谢病科为市级重点专科;建立专科联盟62家,医联体31家,拥有辽宁省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防治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卵泡发育与生殖健康重点实验室。
医院现拥有大批医学博士和高级医学人才,其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46人,博士38人,在读博士40人,医师中硕博占比达62.61%。医院高度重视智慧医院建设,是省内首批互联网医院,信息化建设达到省内一流水平。教研室35个,教学平台5个,省级名师1人,校级名师2人,省优秀教师1人,校级课题34项,荣获校级教学成果奖8项,并设立“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医院打造以优势学科为主体,相关学科共同参与的老年医学学科群,建立九大医学中心,逐步形成“优势学科、重点突出、交叉融合、特色鲜明”的学科建设格局。率先开展了国际多中心临床规范治疗急慢性脊髓功能损伤、3D打印技术治疗DDH、超视距导航支气管镜技术、以腔镜治疗为主的多镜联合微创手术、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其中,眼病中心诊治能力居省内领先水平。
近三年来,医院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71项,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收录的文章80篇;获批授权发明专利16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获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2项,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69项。
医院承担着国家重大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及突发事件的救援任务,1950年抗美援朝医疗队,1952年锦州铁路局机动防疫队,1970年援助坦赞铁路,1975年海城抗震救灾医疗队,1976年唐山抗震救灾医疗队,2020年驰援武汉抗击新冠疫情,2022年远赴拉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后荣获国家先进集体、荣记集体三等功、辽宁省先进集体、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医院胸怀博爱奉献情怀、心系人民健康福祉,在一次次大灾大难面前,体现了“三院人”的责任与担当。医院还扎实推进援疆、援藏等工作。
百年积淀,薪火相传。医院秉承“崇德崇医,务本务新”的院训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患者至上、优质服务、精益求精”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学院下设专业如下:临床医学,康复治疗学
院长讲学院